导语皮试阳性并不等于是过敏反应。皮试阳性患者,应记录或表述为“皮试阳性”,而不应表述为“过敏”。在临床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护士给患者说:”阿姨,您的皮试有问题,阳性,过敏了,青霉素这个药不能打了。”同时,向医生汇报该患者青霉素皮试过敏,医生就会给患者更换其他的药。
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似乎很正常呀,没什么问题吧?
其实不然!
01年4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实验指导原则》中明确提出,许多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过于依赖皮试,过敏史甄别欠细致、皮试适应证偏宽泛、皮试操作不规范、结果判读不正确等现象仍普遍存在。目前,仍然有很多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足,把皮试阳性和过敏的概念混淆了,单纯地认为皮试显示阳性就是过敏了,同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这种错误观点同时传递给患者及家属。当很多人再次被追问过敏史时,就会习惯性地描述为自己有药物过敏史。如果广大医护人员概念不清,不但向患者传递了错误的信息,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,同时也会间接地造成医疗资源浪费。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临床药物皮试的目的。过敏反应共分为IV型。其中,I型过敏反应是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,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内发生,典型临床表现为荨麻疹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支气管痉挛、过敏性休克等。临床上进行药物皮试的主要目的,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有针对该类药物及其代谢、降解产物的特异性IgE抗体,预测发生I型(速发型)过敏反应的可能性,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风险。所以,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:皮试阳性并不等于是过敏反应。皮试阳性患者,应记录或表述为“皮试阳性”,而不应表述为“过敏”。预测II型、III型、IV型过敏反应不是皮试的目的,皮试也无法检测药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成分。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例,就诊者有过敏性疾病病史,如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特应性皮炎、食物过敏和其他药物(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)过敏时,其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概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,应用前无需常规进行皮试。同时,要明确既往皮试阳性的患者,并非再次皮试的禁忌证,可在密切观察基础上重复皮试。皮试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过敏反应的可能,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密切观察,并做好过敏反应抢救准备。并且,要特别在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药品的注意事项,让他们明白并不是做了皮试就万事大吉、不会再出现过敏反应了。要引导患者科学、正确地使用药物。向公众宣传药物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区别,在用药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,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就诊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,尤其是在采集和甄别过敏史时,应认真询问并详细记录:可疑药物品种、给药途径、给药出现疑似过敏反应的时间间隔、临床表现、处置与转归、经治医师所做诊断。应注意鉴别患者所诉的“过敏反应”是否为非过敏性的药物不良反应。记录过敏史时,应尽量具体到药物品种而非笼统表述为某类药物过敏;既往仅皮试阳性患者,应为“既往皮试阳性”,而不应表述为“过敏”。综上所述,皮试阳性和过敏并不是一回事。我们医护人员要及时学习关于药物皮试更新的相关知识内容,掌握皮试正确的配制方法、注射方法、结果判读,规范记录行为和内容。在临床工作中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宣传和教育,帮助大家重新认识“皮试阳性”和“过敏,才能打消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和担心,改变过去片面的理解。
一则重要通知!
美小护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