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的病因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为何性能这个话题在逐渐淡化,智能成为汽车
TUhjnbcbe - 2023/5/23 22:05:00

#老司机聊汽车知识#

百公里加速多少秒的汽车才算是高性能车?

回到十年前,那时候百公里加速能突破10秒的汽车可被视为高性能汽车,2.0L(升)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具备kW/N·m左右的动力储备的前提下,可被视为“*金排量”;2.5L的四缸或六缸发动机是澎湃的标准,当然也是家用车的指标。依稀记得当年最火的“大后超”是丰田锐志,加速可达到9秒左右,那时候就会感觉风驰电掣了。

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,比如往回倒上接近一百年——在讨论合资汽车的时候经常会提到“百年品牌”这个词,所以百年前的汽车又是什么水平呢?那时候的顶级豪华汽车在装备超大排量发动机的前提下,比如劳斯莱斯吧,百公里加速能达到10-15秒之间就算是顶流了。

由此可见汽车驱动技术百年来并没有出现太大的进步,毕竟性能也没有多大的提升。

不过到涡轮增压技术应用于汽油机之上,此时的汽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增压技术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,提升功率的基础是增大扭矩,增大扭矩的基础是通过富氧燃烧来更大程度的榨出汽油里的热能;曾经的2.0L是kW/N·m左右,而现在的2.0T可以达到kW/N·m以上,动力翻了一倍。重点是低扭爆发力大幅提升,初段加速性能强了很多。

此时的普通家用前驱代步汽车也能达到8~10秒,高性能汽车以6~7秒为准,性能车要达到5秒左右,也就是曾经超级跑车的水平;而高性能超跑则要达到3~4秒,这是目前燃油车的标准。

这几类车使用的发动机以直列四缸、V型6/8/12或W型发动机为主,发动机的制造成本有很大悬殊,可用于区分性能、车型乃至于车辆的定位。

可是,现在呢?

现在是电驱动技术的时代,10万级别的电动或插电混动汽车可以轻松达到6~7秒级别,15-25万区间的中端车可达到3~6秒的级别,25万以上的高端车总会在3~5秒的范围内。

性能再一次的升级了。

现在十五六万的轿车就有能够达到3.8秒的两厢小钢炮,20万冒头就有中大型的4秒级别的轿车。体验高性能再也不需要很大的代价,至此性能也就不值钱了。

电动机是如何做到让普通汽车也具备超高性能的呢?

很简单,电动机的结构简单且一致性很高。

百万级高性能电动跑车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,5万级别的微型代步车也是两种电机;电动机也是发动机的一类,但电动机本身的技术并不是那么的高深,因其原理和结构都不是很复杂,相比内燃机更容易打造。决定车辆性能的核心不单纯是电动机,核心是动力电池组和电控单元;而有意思的是这两大单元即便来自不同的车企或供应商企业,原理上也是一样的。

同时电动机没有磨损,都可以达到极高的转速;电动机都有恒扭矩的特点,起步的刹那间都能爆发最大扭矩!那么所有汽车厂商就都能依靠电驱动系统打造出高性能的汽车,而选车时总会讲到的“性价比”指的又是性能价格比,于是各大车企都开始提升车辆的性能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化,核心三电的制造成本总会越来越低,预计未来5~10年内必然会出现破百5秒级别、价格五万元的电动汽车。

甚至都不用五年。

所以性能不再是汽车的卖点,在汽车完全实现共享化之前,从现在开始,智能才是汽车的卖点。

在燃油车时代里只有中高端车才具备高性能,于是性能就成为了目标;在电驱动技术时代里,性能都很强,那提升的目标是什么呢?总需要一个目标,否则买10万的车和50万的车又有什么区别?只为了那几块皮料和过度的静音也不见得有意义。所以智能必然会是最后一个目标,因为现在还是物联网时代。
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车企都不再讨论性能,而将重心放在智能座舱生态的研发上的原因。

然而智能最终也会失去吸引力,因为现在区分车辆智能化的基础是芯片和各类传感器,其制造成本还是偏高;可随着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各类芯片与传感器的成熟,随着市场规模化的形成,芯片和传感器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,低到入门级车也可具备高度智能化的时候,汽车则会失去吸引力。

届时就会是汽车全面共享化时代的到来,这也是新四化将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排在前,共享化排在最后的原因;其实第一步的电动机是在弱化性能的价值,随后则是弱化智能的价值,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型。

编辑:天和Auto-汽车科学岛,天和MCN发布,保留版权保护权利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为何性能这个话题在逐渐淡化,智能成为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