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木瓜累累枝头挂,丹若含苞点点红。更喜长春花怒放,翩翩蜂蝶意从容。”这是一首七言绝句,出自临淄遄台中学退休教师谢志新之手。短短的二十八字间,初夏时节草木葳蕤葱茏、万物欣欣向荣的优美画卷,已然呈现在读者眼前。
6月14日,当记者见到谢志新时,两鬓斑白的他仍然精神矍铄,朴素的穿着、平易的笑容,使人很难把他与“诗人”、“词人”这样的角色联系起来。
今年72岁的谢志新,出生在朱台镇谢家屯村。谢志新介绍,从初中开始,他就对文学充满兴趣。年,他考进了临淄县第一中学(今淄博七中)。但是到了年毕业时,因为没有了升学任务,他与同学们都回到了家中。
“回到家中以后,我没有闲着。我在家一直劳动,我也试着写写小说,还会写点小诗。”谢志新说。70年代,谢志新还曾被《淄博日报》聘为通讯员。正是因为他从未停止学习,在恢复高考后,他考入了淄博师专中文系,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坛,成为一名语文教师。年,勤奋刻苦的他,又考入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。
工作之余,谢志新一直坚持文学创作。在谢志新的创作过程中,他始终怀着严谨、虔诚的心态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,他对于文字的追求,近乎于完善的境界。“我每完成一篇作品,都会采取‘冷处理’的方式。我一般不会把作品立即归档,而是放在案边,如果想起哪一处或哪一个字不妥,随时修改。”谢志新说。对于创作过程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性的时间、事件、人物等要素,谢志新或悉心查阅资料,或请教、询问当事人,争求准确无误。
词,这一始于唐末五代、兴盛于两宋的文体,在一千年以后的今天,人们往往通过朗诵,感知着她的魅力,却鲜有人能够亲自创作。而谢志新,就是这样一位擅于作词的人。“碧落白云幽静,平湖锦鲤争翔。榭台四座皆回肠,弦乐京腔悠荡……”这首格式工整、优美隽永的《西江月》,正是出自谢志新之手。
“志新的作品里有相当一部分是词,而填词仅仅会押韵和对仗是不行的。这里面道道很多,一般的文学爱好者都玩不来。志新在这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。”谢志新的同学、挚友,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原副主任有令峻由衷地赞叹。
据谢志新介绍,多年来他借助自己的工具书——《辞源》,按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安排平仄韵律,尝试实践,融会贯通,不断解决他在词体创作中遇到的难题。成文作品中,谢志新依然像一位少年,对生活的热忱、对未来的期许,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。
“莫叹暮春芳菲尽,豪华落尽见真淳”“波光潋滟满湖秋,舴艋争流竞自由”,“归鸟枝杈鸣叫,危楼耸立云霄。谁言人生苦短?日落红霞燃烧”尽管有时面对的是哀景,在谢志新的笔下,却总能抒发出一种乐观、豁达的心境,这使得他的作品读来总有一股蓬勃的力量,在脑海盘旋,在心底萌发,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。谢志新将内心的那一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上升为对祖国、对家乡深深的热爱,这份热爱,也成为谢志新作品中经常流露出的情感。
“咫尺天涯,相聚首,望穿泪眼。彰锐志,百年遗恨,勇挑重担。砥柱中流成大业,中华儿女冲霄汉。操胜券,特色定乾坤,红旗艳……”香港回归之日,面对着祖国崛起、山河一统的繁荣景象,谢志新满怀豪情,以《满江红》为词牌,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首词。
流经谢志新家乡的乌河,曾经水草丰美、野禽遍地,承载了他儿时美好的记忆。而从上世纪90年代,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,乌河开始断流,往日美丽的景象渐渐在人们眼前消失。谢志新痛心疾首,提笔写下了《呼唤环保》(两首)。“噪音贯耳边,*气共盘桓”“烟囱黑浪涌,孰能见青天?”真挚的呼唤,涌动的是他对家乡真挚的感情。
*的十八大以来,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日渐显著,临淄大地又渐渐恢复昔日的生机。谢志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,“绿叶葱茏银杏树,劲松郁郁露峥嵘。木瓜累累枝头挂,梨子青青叶底生”,这是他对家乡绿水青山再现的真实写照。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谢志新还结合自己诗词作品实践,针对诗词写作中平仄、韵律、格式等要素,专门撰文讲解、阐述,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诗词爱好者。他说:“不管是赋诗还是填词,只有从基本功入手,才能少走弯路。”
自年退休后,谢志新有了更多的时间,他没有因此而放松自己,而是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去思索、去创作,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。“志新是个甘于寂寞的人,除了喜欢喝酒、交友,像打牌、唱歌、跳舞等一概不干。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、写作,并坚持每天散步。”有令峻说。正因如此,谢志新给自己的居所命名为“淡雅斋”,来寄托他淡泊功利、以诗词为乐的志向。
笔耕不辍,不问寒暑。自年以来,谢志新陆续出版了《屐痕集》、《放歌集》、《激扬集》、《淡雅斋集》等4本诗(文)集,涵盖了诗、词、散文、小说等多种体裁,累计字数近万。截至年,他在国家级报刊累计发表诗词30首、散文(小说)17篇。硕果累累,却未曾停止前进的脚步。据谢志新介绍,他的第五本诗文集已在酝酿中。
如今,年逾古稀的谢志新,仍然精神矍铄,锐气不减。“自宽自爱度人生,历尽沧桑锐气盈”“悠悠岁月征程远,奋力攀登勇夺魁”,他用自己的诗句,向记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。
文章来源:临淄融媒记者:高大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