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肉虽然营养丰富、鲜美可口,但应注意的是有些鱼的某些部位器官却带有毒素,如果误食或食用不当,就容易引发中毒,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。现将常见带毒的鱼分门别类地进行简单介绍。
胆毒鱼类
鱼胆有毒的鱼类称为胆毒鱼类,均为鲤科,常见的有青鱼、草鱼、鲤鱼、鲫鱼、鳊鱼等。我国部分地区的人们认为鱼胆有清热解毒、明目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因此,当地人有生吞鱼胆治疗疾病的习惯,结果因生吞鱼胆引发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屡见不鲜。鱼胆中毒主要是因胆汁毒素严重损伤肝、肾,造成肝脏坏死和肾小管受损;脑细胞也可能受损,发生脑水肿;也可能使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。
中毒症状:鱼胆中毒潜伏期为2~6小时,最短半小时,最长14小时才发病。中毒者会出现恶心、剧烈呕吐、上腹疼痛、腹泻稀水便或糊状大便等症状,还会伴随有肝脏肿大、黄疸、全身浮肿、少尿、血压升高等症状。
预防方法:鱼胆胆汁毒素毒性极大,加热或消毒方法均不能去毒,只有去除鱼胆才是避免中毒的有效预防措施。
肝毒鱼类
肝脏有毒的鱼类称为肝毒鱼类,常见的有马鲛鱼、鲨鱼、鳕鱼、鳗鱼等。这类鱼的新鲜肝脏富含维生素A,如过量摄入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症。此外,其他种类的鱼肝脏如进食过量也会引发中毒。
中毒症状:成人一次摄入维生素A30万~50万国际单位即能引起中毒。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胃肠炎,后期会发展为剧烈头痛、呕吐、发热。发病后1~6天患者颜面脱皮,严重者可扩散到四肢和躯干脱皮。
预防方法:应尽量避免食用鱼肝。
卵毒鱼类
鱼卵有毒的鱼类称为卵毒鱼类,常见的有青海湖裸鲤、狗鱼、云南光唇鱼及鲇鱼等。这类鱼的卵含鱼卵毒素,以产卵期的鱼卵毒性最大。人类摄入卵毒鱼类的卵5~30克即可中毒。
中毒症状:鱼卵中毒潜伏期为半小时至3小时,中毒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症状,并有口干、口苦、眩晕、头痛、心跳加快、心律不齐、血压降低、发绀、瞳孔放大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严重者还会出现
肌肉痉挛、抽搐、昏迷等症状甚至死亡。预防方法:最好不要食用这些鱼的鱼卵。如果要吃,一定要以℃高温加热30分钟,这样才能破坏鱼卵的毒性。
血清毒鱼类
血清中含有毒素的鱼类称为血清毒鱼类,常见的有鳗鱼和黄鳝。血清毒素为蛋白质毒素,加热和胃酸均可将其破坏,故将这类鱼血煮熟后再进食不会中毒。
但若大量生饮这类鱼血,或人体黏膜破损后接触鱼血则会中毒。中毒症状:鱼血中毒潜伏期为1~6小时,最长12小时,中毒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预防方法:血清毒鱼类要彻底加热煮熟后方可食用。
组胺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,鱼肉组织中的组胺酸脱去羧基即产生组胺。当鱼不新鲜或腐败时,鱼体内的组胺含量增加,食用这类鱼后则会引起组胺中毒。一般认为青皮红肉的海鱼组胺含量较高,如鲐鱼、金枪鱼、秋刀鱼、沙丁鱼、鲣鱼等,淡水鱼中鲤鱼组胺含量也很高。
另外,鳝鱼等鱼类死后即产生大量组胺,不能食用。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第一餐时没有将鱼吃完,也没有保存好,剩鱼被细菌入侵后第二天又继续吃。此时的鱼肉已有毒素,食用后极容易引起中毒。
中毒症状:中毒者会出现颜面、胸部或全身潮红,头晕,头痛,心悸,脉快,胸闷和呼吸急促等症状。个别中毒者出现荨麻疹、口渴、唇水肿以及气喘、吞咽及呼吸困难、视物模糊、瞳孔放大等症状。
预防方法: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一次将鱼肉吃完,不要吃隔日或隔夜的鱼肉。如果一定要吃,必须注意密封冷冻保存鱼肉,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