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的病因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治疗皮肤病,不外五法
TUhjnbcbe - 2020/12/28 1:56:00
一、疏风解表止痒法

多用于表证初起,风邪客于肌表,皮肤瘙痒,起红色丘疹或风疹块样损害。由于感受风热或风寒的不同,在临床上可表现有发热、恶寒、口渴、咽疼、脉浮数或浮缓等症状,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,如急性荨麻疹、急性湿疹、皮肤瘙痒症等。

01偏于风寒者

临床常用代表方剂

麻*方:麻*3g,杏仁4.5g,干姜皮3g,浮萍3g,白鲜皮15g,陈皮9g,丹皮9g,白僵蚕9g,丹参15g。

二、养血润肤止痒法

多用于风燥或血燥而引起的皮肤疾患。临床上表现有皮肤干燥、脱屑、肥厚、角化、裂口,毛发枯槁脱落,甚至有血虚的现象,舌质淡,苔白,脉沉细或沉缓,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疾病,如慢性荨麻疹、慢性湿疹、神经性皮炎、皮肤瘙痒症等。

临床上常用代表方剂

养血润肤饮:生地9g,熟地9g,当归9g,*芪9g,天冬6g,麦冬6g,桃仁6g,红花6g,花粉9g,*芩6g,升麻3g。

养血解*汤(白二号):鸡血藤30g,当归15g,土茯苓30g,生地15g,山药15g,威灵仙15g,蜂房15g。

止痒合剂:防风9g,当归9g,首乌藤30g,苦参15g,白鲜皮30g,刺蒺藜30g。

三、清热凉血泻火法

用于火热之邪引起的皮肤病,临床上表现有口干,唇燥,发热,烦躁,大便干,小便*少,舌质红或绛,舌苔*或*腻,脉滑数或浮大而数。临床上表现有皮肤红斑,灼热,出血斑、血疱等,甚至有皮肤红肿热疼,常见于急性湿疹及皮炎类疾患,过敏性紫癜、出血性红斑、大疱性皮肤病、药疹、剥脱性皮炎、皮肌炎、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
01肝胆湿热,热重于湿者

临床常用代表方剂

龙胆泻肝汤:龙胆草9g,*芩9g,栀子6g,泽泻9g,木通6g,车前子9g,当归6g,柴胡6g,甘草3g,生地9g。

清热除湿汤(湿疹一号):龙胆草9g,白茅根30g,生地15g,大青叶15g,车前草15g,生石膏30g,*芩9g,六一散15g。

02三焦热盛,蕴于肌肤者

临床常用代表方剂

*连解*汤:*连9g,*芩9g,*柏9g,栀子9g。

四、健脾除湿利水法

皮肤病很多与湿有关系,临床表现有皮肤水疱、糜烂、水肿、渗出或皮肤肥厚,缠绵不愈,舌质淡,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,脉沉缓或弦滑。

临床常用代表方剂

健脾除湿汤:生薏苡仁15g,生扁豆15g,山药15g,芡实9g,枳壳9g,萆薢9g,*柏9g,白术9g,茯苓15g,大豆*卷9g。

除湿止痒汤:白鲜皮30g,地肤子15g,炒薏苡仁15g,干生地15g,茯苓皮15g,苦参9g,白术15g,陈皮9g,焦槟榔9g。

五、清热解*杀虫法

适用于*热过盛的皮肤病,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性化脓性皮肤疾患。临床表现皮肤潮红、肿胀、化脓现象。常伴有发热,恶寒,大便干,小便赤少,口干等全身症状,常见病如痈、疖、丹*、蜂窝组织炎,淋巴管炎、毛囊炎、脓疱病等一切感染性疾患。

临床常用代表方剂

消痈汤:金银花30g,连翘15g,蒲公英15g,赤芍9g,花粉15g,白芷9g,川贝母9g,陈皮9g,蚤休9g,龙葵9g,鲜生地15g。

解*清热汤:蒲公英30g,野菊花30g,大青叶30g,紫花地丁15g,蚤休15g,花粉15g,赤芍9g。

长按添加: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治疗皮肤病,不外五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