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某,女,36岁,年6月30日初诊。
主诉:四肢瘙痒无皮疹数月。
现症:阴雨天加重,体壮,少汗,口臭,口苦。
查体:皮肤划痕征(-)。
诊断:皮肤瘙痒症。
处方:麻*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
麻*8g苦杏仁10g薏苡仁30g甘草6g
海桐皮10g海风藤10g白鲜皮12g
*7剂,日1剂,分3次温服。
二诊(年7月19日)
主诉:皮疹瘙痒明显减轻。
现症:口苦口臭减轻,大便粘1-2次/日,咽痛。
诊断:皮肤瘙痒症。
处方:麻*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
前方基础上麻*量减至6g,加用*芩8g。
*14剂,日1剂,分3次温服。
随后患者好转,近1年未就诊。
三诊(年6月20日)
主诉:全身皮肤瘙痒明显。
查体:划痕征阳性。
诊断:人工荨麻疹。
处方:麻*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
麻*5g苦杏仁6g薏苡仁25g甘草5g
海桐皮10g海风藤10g白鲜皮10g
*7剂,日1剂,分3次温服。
四诊(年7月9日)
主诉;全身风团瘙痒同前。
现症:大便粘,日1次。
查体:舌绛红润,脉沉软紧。
诊断:人工荨麻疹。
处方:叶天士治疗暑风湿外发痒疹方加减
苦杏仁8g连翘10g滑石10g寒水石10g
蚕砂8g防己8g金银花10g*柏10g
神曲6g苍术6g粉萆薢10g白鲜皮10g。
*7剂,日1剂,分3次温服。
五诊(年7月23日)
主诉:风团瘙痒明显减轻。
现症:大便粘减轻,口臭。
查体;舌红苔薄腻,脉沉软。
诊断:人工荨麻疹。
处方:前方加薏苡仁12g,余同前方,予14剂,日1剂,分3次温服。
治愈。
按语:
叶天士治疗暑风湿外发痒疹方出自《临证指南医案?疮疡》:“陈,脉左数实,血络有热,暑风湿气外加,遂发疹块,壅肿瘙痒。是属暑疡。杏仁连翘滑石寒水石银花晚蚕砂*柏防己”。《叶天士用经方》提到:“方证解析:本案证见皮肤疹块,壅肿瘙痒。脉左数实。由暑夹风湿内郁外搏,血络郁热而发,方用防己、杏仁、滑石、晚蚕砂,为变通木防己汤法,清宣经络风湿热邪;加寒水石合滑石,为桂苓甘露饮法,清泻三焦暑湿;另加银花、连翘清热败*,兼以疏透风热达外;加*柏清热燥湿”。
此方主要来源于《金匮要略》中的木防己汤,在原方中有石膏和桂枝,但是在叶天士的应用中,考虑到其性味方面原因去掉桂枝、石膏。后世医家吴鞠通在《温病条辨》中,根据叶天士这些药方加减,形成了一个新的药方,名为“加减木防己汤”,“加减木防己汤”以防己、滑石和蚕砂三药为主要药物。
在本次医案中的患者,初诊时患者诊断为皮肤瘙痒症,当时主要考虑到是风湿热证,以麻杏苡甘汤为法,患者病情明显好转,遂二诊时继续服用原方,加入*芩,增强清除湿热之效果,效果明显,患者近1年时间未就诊。三诊时,患者皮肤划痕症阳性,根据患者当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,仍辨为风湿热证,故继以原方治疗,但效果较差;四诊时,患者脉象沉软紧,详细斟酌,患者可能湿热在经络,部位较深,而麻杏苡甘汤主要治疗相对表浅位置,太阳表证更明显,所以最终选用木防己汤系列药方,根据前文叶天士的医案,加入了金银花,以解表;同时借鉴了二妙散方法,加入苍术,以及萆薢渗湿汤的方法,加入萆薢,加强祛湿,患者症状明显好转,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