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性荨麻疹(solarurticaria)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,表现为风团。年Veiel首先提出日光诱发的皮疹中可有风团损害,年Merlen称之为日光性荨麻疹。Harber根据被动转移试验与生化分析研究将本病分为6型,至今仍为多数人沿用。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,其作用光谱的范围很宽,Harber分类的6型均有不同的作用光谱:Ⅰ型~nm,Ⅱ型~nm,Ⅲ、Ⅳ型~nm,Ⅴ型~nm,Ⅵ型nm,其中Ⅰ、Ⅳ型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,依据是被动转移试验和逆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及有血清因子(光变应原)存在;Ⅱ、Ⅲ、Ⅴ属非变态反应,与免疫机制无关。本病有关的免疫反应通常属于内因性速发型变态反应。患者的内源性血清因子经光照后成为抗原,与肥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其脱颗粒,释放出组胺、激肽等化学介质,作用于真皮血管,导致风团形成。有时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。血清抗体可能为IgE,是血清中可转移的致病物质。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20~40岁,女性多见。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分钟之内即有瘙痒或灼热感,继而出现红斑并迅速融合成片,水肿呈现为典型的风团,无伪足,但常不规则,周围有红晕。部分病例在光照停止后10~20分钟才出现风团。多数病例损害于1~4小时内消失。瘙痒与风团的大小、程度或持续的时间不一定平行。风团也可波及未暴露部位,特别是衣着单薄、遮盖较差的部位。组织病理表皮正常,真皮水肿,以真皮上部明显,网状层胶原束可因水肿而分离,胶原纤维染色变淡,胶原束间隙增宽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,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。诊断及鉴别诊断
病史及风团损害是本病的特征。光试验在日光性荨麻疹中有诊断价值,可以确定致敏的波长,并可依据风团出现的快慢明确光敏的程度。
本病应与各种能引起风团的疾病鉴别。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早期患者,也可累及曝光部位,需仔细采集病史鉴别。
预防及治疗(一)预防避免过度日光照射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。轻型患者可于缓解期逐渐增加日光的暴露以产生光耐受,每2~3天进行1次。(二)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。可选用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、非索非那定和多塞平等H1受体拮抗药,均可明显延长诱发风团的照射时间。抗疟药对部分患者有效。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用PUVA、UVA或NB-UVB治疗,通过非特异性光子的诱导来稳定肥大细胞激活机制,使变应原持续占有IgE结合位点,短期内减少患者对日光的敏感程度。对顽固病例,可考虑血浆置换,通过清除循环光变应原使病情缓解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