痒痒痒,荨麻疹反反复复不好怎么办?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荨麻疹,依症施治很重要
你好,我是中医皮肤科,余冰教授
慢性荨麻疹是由于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,血管反应性疾病。现代医学认为多为食物及添加剂,植物﹑药物、感染、动物、物理因素、内脏疾病﹑精神因素、遗传因素等所致"。因病因复杂,治疗多棘手。目前西药治疗尚不满意,患者因剧烈瘙痒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。中医学把本病的发生称为隐疹,只有辨证得当,对症下药,才能提高本病的疗效。
1、风寒外袭,蕴积肌肤,导致营卫失和。
2、风热之邪,客于肌肤,引起营卫失调所致。
3、肠胃湿热,复感外邪,内不疏泄,外不透达,郁于皮毛媵理之间而发;或食荤腥发物,或有肠寄生虫以致湿热内生逗留肌肤而发。
4、平素体弱、气血不足;或病久气血耗伤,血虚生风,气虚卫外不固,风邪乘虚所致。
5、情志内伤,冲任不调,肝肾不足,肌肤失养,生风生燥,阻于肌肤而成。
6、肝郁气滞,瘀血阻络;教科书一般分为前5种,本型是在临床实践中所总结。多因肝气郁结,瘀血停留肌肤,肌肤失养,生风生燥,阻于肌肤而成。
风团反复发作,病情迁延数月甚至几年以上,起病较急,发无定处,骤起骤进,先感觉皮肤瘙痒,很快出现风团,呈扁平水肿样隆起损害,为红皮色或白色,风团形状不一,重者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,胸闷,呼吸困难甚至窒息。
风寒证患者每遇凉遇风遇冷水刺激而发,伴舌质淡,苔白,脉沉细。用桂枝汤或麻*桂枝各半汤化裁。宜用桂枝、炙麻*、白芍药、杏仁、菟丝子、威灵仙、白蒺藜等。
风热证患者每遇天气热发作,遇冷则减。伴舌质红,苔薄*,脉沉弦。用麻杏石甘汤化裁。宜用炙麻*、杏仁、石膏、蝉蜕、荆芥、地肤子、徐长卿、苦参等。
肠胃湿热证发疹时伴有脘腹疼痛,神疲纳果,大便秘结或泄泻,甚至恶心呕吐,苔*腻,脉沉数。部分患者有肠寄生虫病。用茵陈蒿汤合防风通圣散化裁;肠寄生虫患者用茵陈蒿汤合乌梅丸化裁。宜用茵陈、青蒿、栀子、大*、车前子、薏苡仁、乌梅、槟榔、防风、当归、滑石、蝉蜕、荆芥、*芩、芒硝、生甘草。
气血两虚证风疹块反复发作,延续数月或数年,劳累后则反复加重,神疲乏力,苔薄,舌质淡,脉沉细。治以滋阴养血,补气温阳。用炙甘草汤化裁。宜用炙甘草、*参、桂枝、麦冬、生地、火麻仁、阿胶、制首乌等,酌加白蒺藜、蝉蜕、荆芥解表除风。
冲任不调证常在月经期前后数天开始出现风团,伴有痛经,腹部发凉。治以温经散寒补肾养血,调理冲任,用当归四逆汤合二仙汤化裁。宜用当归、桂枝、芍药、细辛、仙茅、淫羊藿、巴戟天、*柏、知母、通草、大枣,酌加醋香附、红花等活血止痛。
肝郁气滞,瘀血阻络病情在3年以上者,患者不分时段,昼夜均出,夜晚尤甚,伴心烦易怒,大便于结,舌质暗红,有瘀点,脉沉滞。治以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,疏风通络,用四逆散合桃核承气汤化裁。宜用柴胡、枳实、白芍、桃仁、大*、桂枝、芒硝、火麻仁、白蒺藜、夜交藤、鸡血藤,酌加全蝎、僵蚕疏风通络。
案例分享:
刘某某,男,62岁,退休干部,浙江人,周身出现风团样丘疹5年,曾在当地按荨麻疹服用中西药治疗不效,逐年加重,经亲戚介绍慕名于.10.13初诊。证见周身呈风团样红色丘疹,大如鸡卵,一月来不分昼夜,风团持续不减。其儿子代诉因夜晚皮损瘙痒严重,患者坐卧不宁,整夜不能入睡,几次欲寻短见。可见患者表情痛苦,愁眉不展,颜面红赤,伴头晕头胀,大便干结,舌质紫暗有瘀点,脉涩弦。证属肝郁气滞,瘀血阻络,
以四逆散合桃核承气汤化裁。用柴胡、枳实、白芍、桃仁、红花、桂枝、芒硝、大*、当归、鸡血藤、蝉蜕、僵蚕、甘草。
服用一段后,皮疹时有局部出现,大便已通畅,夜晚能休息4小时左右。
复诊去大*、芒硝,加太子参、徐长卿、苦参、继服一段时间后,患者症状基本消失,随访1年无复发。
按:本证属肝郁气滞,瘀血阻络。因患荨麻疹8年,病情迁延,久病呈瘀,故皮疹发作较重,不分昼夜;肝都气滞,气机紊乱,以致心火旺盛,故见面部发红、心烦意乱、大便干结;瘀血阻络,夹风夹热,故见皮疹发红,瘙痒难忍,舌质紫暗有瘀点;因昼夜瘙痒难忍,夜不能卧,故见头昏脑胀。
其中柴胡、枳实、白芍解郁透邪,疏肝理气;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桂枝、鸡血藤活血润肤,祛瘀通络,达到“祛风先活血,血行风自灭”的目的;用僵蚕、蝉蜕加强疏风功能;用芒硝、大*通下焦腹气。服药半月后症状明显好转,复诊考虑腹气已通,原方减大*、芒硝,加太子参以扶助正气,徐长卿、苦参以加强疏风止瘁之功,故经过治疗使肝郁解,邪气透,瘀血通,风邪祛,顽疾除,诸症乃愈。